废铜是铜矿资源的有效补充。废铜拥有非常良好的循环再生利用性能,一般可通过重熔冶炼成电解铜或直接加工成铜材等方式提供有效供给,通过对废铜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有利于缓解矿端供应的紧张局面。另一方面,废铜资源循环利用可带来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与原生铜生产相比,每吨再生铜节能约1吨标煤,节水近400m3,减少固态废料排放380吨,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硫0.137吨。
我国利用废铜企业结构呈金字塔型,利用量在10万吨以上的主要有2家企业:江西铜业公司和宁波金田铜业(集团)有限公司;5万~10万吨的主要有6家:天津大通铜业有限公司、山东金升集团、山东东营方园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上海大昌铜业公司、宁波金龙铜业公司和天津华北电缆厂。年利用废铜在5000吨以下的小型再生铜厂,是我国再生铜产业的主流,公司数较多。
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珠江三角洲为重点回收废铜地区
一般来说,最发达的地区也是铜产品产量最大的地区。我国目前已形成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珠江三角洲3个重点集废铜拆解、加工、消费地区,这些地区回收废铜量约占国内废铜总产量的80%。长三角地区以浙江台州、宁波为代表,珠江三角洲以广东为代表,渤海周边地区以天津、河北、山东为代表,形成了一批拆解量大、交易量大的废杂铜专业市场,一般以产业园区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由于进口废铜政策收紧,近年来沿海地区依靠拆解进口七类废铜的废铜市场明显萎缩。
2017-2023年2月,中国废铜市场行情报价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于2020年3月达到价格最低点,随后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23年2月17日,中国废铜市场均价为5.75万元/吨。
我国是铜消费第一大国,也是一个贫铜国家,铜资源供给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多渠道地利用铜资源越来越成为当务之急。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消费铜量仅为3公斤左右,与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铜量相差很大。一种原因是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严重的资源不足,重视铜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是解决铜资源紧张的重要方法。发展再生铜工业,具有节约投资、节约能源、节约土地、保护自然环境的意义,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尤其是符合国家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思想,是一个低能耗、高效率的节约型产业。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年7月发布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主要资源产出率要比2020年提高约20%,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要达到2000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吨、1150万吨、290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前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背景、产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在的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再生资源行业未来...
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公开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如有IPO业务合作需求请直接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IPO团队,联系方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2022年中国废铜回收市场供给现状与发展前途分析 “十四五”废铜回收利用规模还将加强
预见2023:《2023年中国公路养护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的新趋势等)
预见2023:《2023年中国特种油品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产业链和发展趋势等)
预见2023:《2023年中国光电子器件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海运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